|
- 台灣傳統整復發展協會 ( http://www.healthy.com.tw/Default.asp ) -- ‥‥…… 最新公告|訓練班公告 ……‥‥ ( http://www.healthy.com.tw/ShowForum.asp?forumid=39 ) --- 值得效法 ( http://www.healthy.com.tw/forum/ShowPost.asp?id=1141 )
作者:healthy 日本社會給人"真貼心"的生活細節 「細節」像「過節」 把細節,處理成像在過節。難怪大家喜歡去日本,因為在那裡,平凡百姓,只要花一點錢,都可以享受天王待遇。 會心一笑的同時,我想:在台灣,若我們也能這樣龜毛地對待彼此,該有多好! 一方面加強生產者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增加消費者的親切感。 超市的冷藏區,為了確保恆溫,每小時會有工作人員來檢查溫度,並且記在表上,讓消費者對產品的新鮮,絕對放心。 日本的販賣機還會說話,你拿了熱飲,它會用日文或中文跟你說:「下午工作要加油喔!」 馬桶要溫的、 公共廁所的洗手水要熱的,甚至連日航經濟艙的餐盤上,還加了一小塊熱石頭,為那鉛筆盒大小的餐盒,略盡綿薄的保溫之力。 日航體諒到這種心情,於是給你一塊墊板,上面兩張照片,一張魚餐,一張雞餐,讓你一目了然。 經濟艙都如此周到,頭等艙更不知何等龜毛! 以馬桶來說, 保溫也就罷了,用完後站起來,它會依你坐在上面的時間,自動估算要沖多少水出來。 使用者完全不必動手,就可乾淨離開。 為了不讓你「戰戰兢兢」,日本人發明了一種殺蟲劑,噴出的凝膠碰到蟑螂會立刻凝固,像蛹一樣把蟑螂包覆,這樣掃或抓的時候,就不覺得那麼惡心。 更別說不同廠牌對軟、中、硬的定義也不一樣。在別的國家,只有碰運氣了。 在日本,牙刷像化妝品,拆封一支讓你摸摸看。很合理不是嗎?但也只有龜毛的日本人想得到。 喜歡針線的可以訂《拼布手藝俱樂部》,喜歡飾品的可以看《珠珠配件雙周刊》,喜歡養魚的可以看《快樂熱帶魚誌》月刊, 喜歡散步的可以買《散步達人》,光散步不過癮就來看看《山與溪谷》月刊(創刊80年了)。 不喜歡走路,就坐在火車上看《鐵道Fan》。肚子餓了,就看看《麵包職人專業誌》充飢。 學到自處的智慧,如「四十不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自己什麼呢? 也許可以想想我們對待自己、對待別人,有沒有像日本人設計產品時那樣體貼?那樣周到? 那樣堅信每個人都值得過好日子,而我們要幫助自己和別人做到。 因為消除體味的產品很多,市場區隔很細,甚至有專門替銀髮族消除體味的香水。 標籤一張綁在行李,另一張給乘客。巴士先到第二航廈,所有第二航廈的行李都下車,地勤人員一一跟下車乘客比對標籤。 那主人就是我,當工作人員上來對標籤時,我才發現該下車了。在別的國家,我一定坐過站了。 不過畫定專用的吸菸區,癮君子仍有自己的天地。 在這個路口拿起一支黃旗,揮動著過馬路,讓來車清楚地看到你。 穿越之後,便把黃旗放到那邊的路口。有這麼嚴重嗎?我們台灣人會問。但對日本人來說,生命就是這麼嚴重! 有錢人最大的優勢,不也就是這四點嗎?日本人的龜毛,把有錢人的生活方式普及化了。 碰到白馬王子,不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反而每天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任何人都是白馬王子。 豪宅也有蟑螂,名車看到「橫斷旗」也得停下。過好的生活,應該是在食衣住行每一件小事上更細心、更講究、更精緻、更深入。 把每一個細節過好,我們就上天堂了。難怪19世紀的法國作家福婁拜說:「上帝,就在細節之中」。 善於向國外取經的日本人聽懂了這句話,他們找到了細節中的上帝,把大家帶上了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