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首頁 健康新聞 保健常識 心理健康 針灸醫學 減肥健身 推拿門診 討論留言 聯絡我們 健康商城
經絡概念的起源

         針灸一直是中國人最令西方醫學感到神秘的地方,為何一支小小的細針,可以去啟動自我身體的調節機轉,現在西方科學尚不能完全解釋,可是古老的中國人在無現代精密儀器的輔助下,靠者本身的觀察,體認自我與自然的關聯,配合陰陽五行的觀念,發展出一系列的理論及診療方法,身為現代的中國人,又豈可忽視祖先們留給後人的遺產呢?
        針術最早起源於砭石之術,南北朝全元起注:“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針石,二砭石,三鑱石,其實一也。古來未能鑄鐵,故用石為針”。唐代顏師古注:“石,謂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則有砭,今其術絕矣”。《說文解字》曰:“砭,以石制病也”。清代段玉裁注:“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石曰砭石”。可見所謂砭石就是用來治病的石頭,古人並未規定非要磨制得十分光滑。《靈樞•玉版》載:“故其已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素問•異法方宜論》載:“東方之域,其病為癰瘍,其治宜砭石”。唐代王冰注:“砭石,謂以石為針也”。《難經•二十八難》載:“奇經八脈”…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可見砭石主要作用之一是用於刺破癰腫及放血治療。
        可見古代對砭石之定義,只要是可以用於刺破癰腫及放血,以治療疾病的石頭,就可以稱為砭石,並未如現代人一般嚴格,認為針術一定就是用一支細針插入因應疾病位置的穴位上,以解除病痛,才可稱之為針灸。因此就是未曾加工過的原始自然尖銳石塊,同樣可以刺破人體皮膚、彈人癰腫及放血治療,也可以稱之為砭石。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時代(300萬年前∼1萬年前)與新石器時代(1萬年前∼4千年前),二者石器的區別是創造工藝的粗劣程度,雖然他們的發展變化過程是逐漸且相當緩慢的。因此,所謂砭石的產生應不會晚於舊石器時代。由古書,以及現代挖掘石器時代的文物,可推斷古代時,砭石的用途:
        1. 可用於按摩:砭石的形狀為卵圓形或扁圓形等。1964年在湖南益陽桃博戰國墓中出土了一件凹形圓石,凹槽中可容納一個手指指腹,推斷應為原始的按摩工具。
        2. 可用於熨法:砭石的形狀為球形、扁圓形等。1964年湖南長沙下麻戰國墓發掘的一件扁圓形石器,兩端有琢磨痕和火燒裂痕,一面光滑如鏡,即是可用於熨法的砭石。
        3. 可用於刺破癰腫和放血:砭石的形狀為刀形、劍形、針形、錐形、鐮形等。1963年在內蒙古錫盟多倫旗頭道洼新石器遺址中發掘出一枚磨制石針,這根石針長4.5厘米,一端有鋒,呈四棱錐形,另一端扁平有弧刃,刃部寬0.4厘米;中身有四棱略扁,橫斷面呈矩形,可以容納拇、食二指挾持。經考古工作者等鑒定,認為它是針法的原始工具─砭石。另在山東日照兩城鎮龍山文化遺址,採集到兩枚錐形砭石,推斷亦可供放血之用。1955年鄭州商代遺址中出土一枚玉質的劍狀砭石,1973年河北藁城合西村商代遺址中出土一枚醫用石鐮,可供切膿疱之用。
        至於經絡循行的概念,應是在針術、氣功等療法的發明和發展的基礎之上,在陰陽五行哲學思想的指導之下,結合解剖實質 而逐漸形成的。針術在殷商之際即已流行,氣功養生法則在殷周之時就已較為豐富,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已在春秋時代運用於醫學領域,為以後經絡學說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礎。
        (1)腧穴的發現
        腧穴是在人們長期與疾病奮鬥的過程中,經反覆刺灸熨摩體表的一定部位且驗之有效後逐漸發現的,是由“以痛為腧”的刺灸點逐漸演變而來。“以痛為腧”《靈樞•經筋》是發現穴位的重要途徑之一。“以痛為腧”的方法起源很早,最晚在商代已經發現固定刺灸點。而在春秋末期已有《內經》對經脈的概念。淳于意受其恩師公乘陽慶教誨與授書,在治疝氣病時“灸其足厥陰之脈,左古各一所”;治熱厥病時“刺其足心各三所”等。
        可見從書尋覓腧穴概念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發現最晚在秦漢際已有《內經》腧穴的概念。在元朝,獸醫書牛馬經亦對牛、馬等動物之穴位經絡循行做描述【圖1.2.3.4.5.】,並流傳有獸醫針灸用具【圖5.6】供動物治療之用。
        (2)經絡
第一篇 前言
第二篇 經絡學說是針灸療法的重心
  第一節 經絡概念的起源
  第二節 經絡系統簡介
  第三節 現代針灸作用機...
  第四節 經絡生物物理特...
第三篇 認識針灸穴位
  第一節 何謂腧穴
  第二節 如何取穴
  第三節 針灸常用器具介...
  第四節 穴位的安全針刺...
  第五節 針法簡介
  第六節 傳統針法可治療...
  第七節 灸法之適應症與...
  第八節 針灸常見併發症...
第四篇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有何特色
  第一節 被世界衛生組織...
  第二節 針灸診斷與治療...
  第三節 台灣針灸發展簡...
  第四節 日本針灸發展簡...
  第五節 韓國針灸發展簡...
  第六節 北歐針灸發展簡...
  第七節 西班牙針灸發展...
  第八節 德國針灸發展簡...
  第九節 義大利針灸發展...
  第十節 澳洲針灸發展簡...
結語
參考書目

建議使用 IE 瀏覽器    解析度: 800 x 600
Copyright © 2004 - 2025 台灣傳統整復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