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首頁 健康新聞 保健常識 心理健康 針灸醫學 減肥健身 推拿門診 討論留言 聯絡我們 健康商城
何謂腧穴

         (1)腧穴之定義:
        腧穴為人體臟腑經絡之氣,川流而聚集於體表之位置,亦即施行針灸治療之部位。《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均明確指出臟腑、經絡、腧穴三者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古代將腧穴的敘述繪於書中、石碑上【圖7】、竹簡上,有的只敘述穴位,有的只簡單繪出幾條經絡線條。【圖8.9.10】
        A.隨著腧穴的發展,又有以下三種名稱的出現。
        l 聯繫於一定經絡上的腧穴稱作「經穴」,如十二經絡上之穴道。
        l 原有經穴以外的「腧穴」作用和經穴相同的,稱作「經外奇穴」。
        l 隨敏感壓痛和疾患部位而定的腧穴,稱作「阿是穴」
        所以腧穴包括「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是一般針灸治療點的通稱。其中,十四經經穴是全身「腧穴」的主體,經外奇穴是原有經穴的補充,而「阿是穴」則是根據疾患部位和壓痛點定穴的靈活運用。
        依穴道之定義而言,穴道所指非神經、血管、骨骼、肌肉、肌腱,而是指一個空隙,其常見於以下四處:
        l 肌肉或肌腱之凹陷處,例如:合谷穴、曲池、內關穴。
        l 骨之邊緣,例如:三陰交。
        l 骨之凹孔,例如:八髎穴。
        l 有動脈應手處,例如:太淵穴、太陽穴與委中穴。
        (2)腧穴之作用:
        A. 腧穴是人體經脈氣血注輸的部位,也就是針灸施術的部位,通稱穴位。
        B. 腧穴分佈在經絡的通路上,而經絡在臟腑與體表間具有運輸與連繫的功能,於是腧穴、經絡、臟腑、聯結成通達內外的關係,故腧穴之作用,與經絡之作用一致。
        C. 腧穴有其特定的生理及診斷作用
        素問氣穴論:「分肉之間,谿谷之會,以行營衛,以會大氣。」表示人身因有肌肉骨節而形成谿谷之狀,谿谷交會之處有絡脈滲灌其間,而經絡者,乃氣血運行之道路,腧穴則是位於筋骨之間的凹陷中,並在經脈經過的路徑之上。
        經絡在內臟與體表間,具有連繫功能,可以經經絡或穴位的肌膚體表的外形變化得知內臟生理機能活動。因此針灸腧穴,能診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經絡,甚至全身性之疾病。
        素問五臟生成論:「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三名,少十二俞,此皆衛氣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謂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穴,除十二俞穴外,皆有衛氣輸布留止,以充盈肌膚、血肉而抵禦外來不正之氣。病邪犯人體而產生疾病,其發病往往由腧穴開始,內傳及經絡、臟腑。
        人體內臟倘若發生病變,由於經絡之傳導,可影響腧穴部位,有自發之為痛點。臨症時醫者即利用此痛點、壓痛點刺激,進而診察得知何種臟器的疾病。
        (3)腧穴治療:
        《素問•五臟生成論》“此皆衛氣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三”。 謂腧穴可反映出內臟疾病機轉的情況,進而可以調整內臟的生理功能。
        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部位及與經脈循行部位臨近組織、器官的病症。
        在十四經絡十二正經,加上任、督二脈上的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肢體末端的腧穴(即五腧穴)能治療:
        局部病證病、本經循行、相關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疾病相關、臟腑的病證。
        (4)腧穴的
第一篇 前言
第二篇 經絡學說是針灸療法的重心
  第一節 經絡概念的起源
  第二節 經絡系統簡介
  第三節 現代針灸作用機...
  第四節 經絡生物物理特...
第三篇 認識針灸穴位
  第一節 何謂腧穴
  第二節 如何取穴
  第三節 針灸常用器具介...
  第四節 穴位的安全針刺...
  第五節 針法簡介
  第六節 傳統針法可治療...
  第七節 灸法之適應症與...
  第八節 針灸常見併發症...
第四篇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有何特色
  第一節 被世界衛生組織...
  第二節 針灸診斷與治療...
  第三節 台灣針灸發展簡...
  第四節 日本針灸發展簡...
  第五節 韓國針灸發展簡...
  第六節 北歐針灸發展簡...
  第七節 西班牙針灸發展...
  第八節 德國針灸發展簡...
  第九節 義大利針灸發展...
  第十節 澳洲針灸發展簡...
結語
參考書目

建議使用 IE 瀏覽器    解析度: 800 x 600
Copyright © 2004 - 2025 台灣傳統整復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