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首頁 健康新聞 保健常識 心理健康 針灸醫學 減肥健身 推拿門診 討論留言 聯絡我們 健康商城
現代針灸作用機轉研究簡介

         古典針灸醫學理論,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時代,已建立有經絡穴位的理論體系,自古以來,即為一種迅速確實又簡便安全之專門醫術。
        由目前中外的文獻,可從動物或人體試驗及臨床實驗觀察得知,大多數針灸的效應是一種雙向調節,常見對人體組織器官有以下幾種影響:
        A. 興奮或鎮靜神經。
        B. 調整血管收縮。
        C. 增加紅、白血球之數量。
        D. 增加血清中之抗體。
        E. 興奮肌肉關節之活動。
        F. 放鬆肌肉之痙攣。
        G. 旺盛內臟機能的衰弱。
        H. 抑制內臟機能的亢奮。
        I. 調整血液循環之分布。
        J. 消散炎腫的作用。
        K. 刺激腺體的分泌。
        L. 旺盛細胞的新陳代謝機能。
        針灸對於人體各部生理機能的刺激,在不同的動物實驗中,有相類似的實驗結果。但是可因針灸劑量之不同,造成影響也有區別。但是針灸刺激劑量大小、時間久暫等的不同因素均可協助我們以針灸術調節體內生理系統功能的異常。
        (1)針灸對內分泌系統的作用
        研究實驗證明,針灸對各種分泌腺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間接地影響其他器官功能的調整。
        (2)針刺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
        針刺正常人的合谷、足三里,20分鐘後血中皮質類固醇含量明顯地增加,並有較長的後續作用。針刺闌尾炎的病患中,發現其24小時尿中17─酮類固醇及皮質酮均有增加。說明了針刺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增加。動物實驗中,電針之後,直接測量血液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亦有明顯的昇高。這說明針刺後,直接影響腦垂體中ACTH促腎上腺皮質素的提高,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分泌類固醇量,發揮其抗發炎及鈉、水滯留的生理作用。
        (3)針刺對性腺激素的影響
        臨床針刺治療某些不孕症患者,能促使排卵及月經正常化。動物實驗發現,家兔在針刺後,卵巢間質細胞黃體素增加,卵泡膜增厚,說明了促黃體激素的分泌增加。針灸實驗證明,針刺膻中、合谷、少澤等穴,可以使血中催乳激素含量增加。因此針刺的催乳作用,是通過對垂體前葉泌乳激素和後葉催產素的共同作用而來。
        (4)針刺對心臟血管系統的作用
        以狗作長期反覆實驗,結果;針刺相當於人體足三里穴位時,對狗的心臟立即引起狗之心率增加,P─R期間縮短,R波輻度降低,T波逆轉或降低。如果,給狗進行腰椎麻醉或切斷頸部迷走神經,或以阿托平阻斷迷走神經,此時再針刺足三里,就無作用了。故知針刺足三里可以調節血管的作用。
        (5)針刺不同經絡的穴位時對於心臟活動的影響
        先給家兔注射腎上腺素,使其心跳頻率顯著增加,再觀察針刺各穴的作用。發現當針刺相當於人的心包經「內關穴」配合右側胃經的「足三里穴」,可以顯著降低腎上腺素的作用,使心跳的速度減緩,而針刺非穴位點時則效果不顯著。
        (6)針刺對血管收縮及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針刺能引起血管收縮及脈壓變小,特別是在進針後有酸、麻、重、脹等針感後,其血管收縮的程度就愈強烈。針刺對於毛細血管在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時,可使之降低,
第一篇 前言
第二篇 經絡學說是針灸療法的重心
  第一節 經絡概念的起源
  第二節 經絡系統簡介
  第三節 現代針灸作用機...
  第四節 經絡生物物理特...
第三篇 認識針灸穴位
  第一節 何謂腧穴
  第二節 如何取穴
  第三節 針灸常用器具介...
  第四節 穴位的安全針刺...
  第五節 針法簡介
  第六節 傳統針法可治療...
  第七節 灸法之適應症與...
  第八節 針灸常見併發症...
第四篇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有何特色
  第一節 被世界衛生組織...
  第二節 針灸診斷與治療...
  第三節 台灣針灸發展簡...
  第四節 日本針灸發展簡...
  第五節 韓國針灸發展簡...
  第六節 北歐針灸發展簡...
  第七節 西班牙針灸發展...
  第八節 德國針灸發展簡...
  第九節 義大利針灸發展...
  第十節 澳洲針灸發展簡...
結語
參考書目

建議使用 IE 瀏覽器    解析度: 800 x 600
Copyright © 2004 - 2025 台灣傳統整復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